六盘水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“数字童舟·黔行守护实践队”开展“下乡传红色星火,借媒护童心暖阳”青春三下乡实践活动

发布者:王琳发布时间:2025-07-28浏览次数:14

7月6日,六盘水师范学院校团委新媒体中心“数字童舟·黔行守护实践队”在六盘水市钟山区南开乡合兴村、月照街道独山村开展为期7天的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。

团队成员初到合兴村时,便与当地村委会进行了对接,后在村支书带领下对当地的村民进行采访。

在走访调研过程中,团队了解到当地村民多以种植烟草为主要经济来源,且村中有较多儿童。因此,就儿童的数字教育问题,团队重点走访了多个家庭发现,由于父母常年在外务工,多数家庭都为孩子配备了手机。但也有部分村民表示:“考虑到孩子年龄尚小,我们担心手机会影响学习。需要使用时可以借用大人的手机,平时也会严格控制使用时间,确保主要用于学习用途。”在交流中,团队成员与监护人就如何引导孩子正确使用网络、如何进行网络信息甄别等内容进行了深入沟通。此外,团队成员还与当地教师就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进行了深入交流。合兴小学夏虎营老师分享道:“现在我们将新媒体技术融入传统课堂,通过生动案例讲解红色故事。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提升了课堂效率,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,也为教师减轻了工作压力。”

7月7日,团队成员在合兴小学教室给孩子们普及红色文化知识。团队成员深入挖掘六盘水本地的红色资源,从“三线”建设中工人师傅们战天斗地的故事,到红军长征过六盘水时与当地群众鱼水情深的事迹,筛选出适合儿童理解的片段。为了让这些故事更有吸引力,团队将其制作成系列红色动画视频,画面色彩鲜明,人物形象可爱,原本严肃的历史故事变得生动活泼。同时制作了红色画册,每页都配有手绘插图和简短文字,既可以让孩子们自己翻阅,也方便家长或老师讲解。在宣讲过程中,孩子们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和理解,其中一个孩子当听到夏明翰的名字时激动地说:“我知道夏明翰,他有句名言我记得很清楚,他说‘砍头不要紧,只要主义真;杀了夏明翰,还有后来人’” 团队成员表示:“我们想让红色故事像孩子们喜欢的动画片一样,住进他们心里。”

7月8日,团队成员制作了演示文稿和短视频,向当地的儿童展示贵州“黄金十年”的发展成就:从泥泞小路变成柏油大道,从低矮瓦房变成漂亮民居,从靠天吃饭到发展特色产业。宣讲时,团队成员用孩子们能听懂的语言进行表达,比如“你们学校的新操场,就是家乡变化的一部分”,让孩子们真切感受到家乡的进步。宣讲结束后,有孩子小声说:“原来我们贵州这么厉害,我以后也要为家乡做事。”

一周的实践中,团队成员的足迹遍布乡村的学校、农家和田间地头,这些实践活动像一颗颗投入水中的石子,虽未立刻掀起巨浪,却已泛起层层涟漪,悄然影响着儿童对家乡、对历史、对世界的认知。(供稿/勾兴敏 谭建容 李佳乐  编辑/邓婷  校对/黎红丹 文宇 杨宏霞  审核/龙尚国)

团队在合兴小学与学生合照

成员协助学生填写问卷

宣讲红色文化知识

回答问题

讲述贵州“黄金十年”发展成就

观看红色文化视频

Baidu
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