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8日,六盘水师范学院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“化育英才”联合实践团走进六枝特区抵耳村,以语言为桥开展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实践活动,让普通话成为连接乡土与外界,传承文化与科学的纽带。
活动伊始,在村干部邓广钰的协助下,“方言普通话对对碰” 互动环节迅速点燃现场氛围。“‘干什么’用六枝方言怎么说?” 问题刚出,孩子们便纷纷举手抢答,“是‘搞浪’!” 稚嫩的声音里满是自豪。“既留住了方言根脉,又学好了通用语言” 邓广钰看着热闹的场景感慨道。同时期待推普行动能在村里长久延续,让语言赋能乡村发展。
扎染活动中,队员们用普通话讲解技术要点,孩子们在染出斑斓图案的同时,也对化学与艺术的融合充满向往。此外,实践队员还走进布依族奶奶家中,以普通话为载体,将老人口述的服饰刺绣技艺转化为文字记录与视频资料,让这项传统手艺突破地域限制。“普通话是最暖的桥,一头牵系乡愁,一头通往广阔天地。” 实践团队长伍思仪穿戴起布依族服饰,深切感受到语言背后的文化分量。
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带队老师表示,后续将把此次实践中的经验整理成工作手册,为更多乡村推普工作提供参考。(供稿/吴思思 编辑校对/耿忠武 审核/王毅红 钱育林)
图为实践团和村民一起做推普游戏
图为实践团带领小学生们扎染成果展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