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12日,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内,六盘水师范学院“化育英才”实践团的青年学子,与76岁三线建设者覃远平、原395 公司钻探队队员张青云展开一场跨越半世纪的对话。
在博物馆里,覃远平老人抚过老照片,回忆起当年扛着钻探设备爬坡的日子,说到“身子累弯,心却敞亮,为后辈铺出路!”,面对“吃苦值不值”的提问,覃远平语气铿锵:“六盘水从荒岭到如今,是我们一砖一石垒的,国家号召,扎根就没想挪窝!”。张青云老人目光望向博物馆中“干打垒”房屋图片,眼中满是岁月的追忆,他说“寒冬被面结霜,晨起先敲冰碴,再苦也没人当‘逃兵’!”。
听着老人们的讲述,实践团成员深受触动,纷纷围上前与老人交流。面对这群朝气蓬勃的青年,两位老人也送出了殷切寄语。两位老人对同学们说:“孩子们,我们这代人把‘三线’的底子打下来了,现在接力棒交到了你们手上。希望你们记住,不管将来从事什么工作,都要把‘艰苦奋斗’这四个字刻在心里。不要怕吃苦,吃苦不是吃亏,是积累,是成长。国家的发展需要一代代人接力,你们年轻人有知识、有活力,更要敢担当、肯实干,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好!”(供稿/吴思思 编辑校对/耿忠武 审核/王毅红 钱育林)
图为覃远平为实践团介绍他参与建设的建筑
图为张青云为实践团描述当时的工作环境
图为实践团在三线博物馆前合照